收藏本站
我的資料
   
查看手機網(wǎng)站
其他賬號登錄: 注冊 登錄
      學校文化設計圖書專題

學校文化策劃|從看見校園里的一棵樹出發(fā)

 二維碼
發(fā)表時間:2023-07-28 15:11

學校的天井苑有一個大花壇,花壇正中有一棵櫸樹,據(jù)學校的老教師說,這棵樹其實并不老,是在2006年學校改擴建時種下的。如今算來,也有17歲了。因這個花壇位置較高,一直被視為活動禁區(qū),所以這棵樹也如同一位“熟悉的陌生人”,雖然一直都在,卻從未被“親近”過。

作為這所“老”學校的“新”校長,我一度苦苦思索學校的破局之法,不經(jīng)意間,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——從看見一棵樹出發(fā),讓老學校重新煥發(fā)新活力。

一棵樹,能給學校帶來怎樣的改變呢?

共創(chuàng)“一處空間”

如何才能讓這棵樹真正被看見?初來乍到的我決定向教師借智慧。經(jīng)歷了幾輪共創(chuàng)后,我們更加確定“只有打破才能重建,唯有讓這棵樹‘觸手可及’,才可能讓兒童與其真正親近”。

于是,歷時2個多月,先后手繪8張草圖,花壇變平臺,禁區(qū)變舞臺。改造后的空間由“一樹一石一平臺”和一個天井廣場組成,名曰“櫸園”。站立在櫸園,大家紛紛感嘆,“學??臻g是有靈魂的地方,這里因為一棵樹有了生命,她活過來了,整個校園都活過來了”。

如今,櫸園已成為校園能量匯聚的中心,成為師生最喜歡的活動空間。每年畢業(yè)季,櫸樹會在夜晚化身為一片星空,學生在這里以“演講”的方式上完“母?!钡淖詈笠徽n;每年4月,櫸園會成為詩集發(fā)布會的現(xiàn)場,若干校園小詩人聚集于此,一起分享他們的創(chuàng)作;11月,伴著葉片慢慢變紅的過程,櫸園又會變成學生“我型我秀”的舞臺,成為張揚個性、分享收獲的秀場;而日常的每一天,倘若你用心觀察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這棵樹在悄悄地享受著來自學生的每一個擁抱。

教育從來都不是拒絕與控制,而是喚醒與激發(fā)、打開與擁抱、對話與互動。學??臻g改造,不僅僅是美麗的風景,更是精神的挖掘,是對教育常識的回歸和兒童立場的堅守。

習得“一種精神”

我校教師平均教齡17.3年,平均年齡38.6歲。有人說,挺好啊,這支成熟的教師隊伍就是學校高質(zhì)量教育的保障。對此我不置可否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這個年齡段的教師通常也正處在生活壓力最大和職業(yè)倦怠最嚴重的階段。這一點在我們這所老校更是如此。面對現(xiàn)實,我們又該如何破局?

為此,我又想到了這棵樹,想到了一種精神,這種精神就叫“樹木精神”?!皹洹边@個字是左中右結(jié)構(gòu),一個“木”,一個“又”,一個“寸”。一棵樹又長了一寸,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。我常常在想,如果這份可貴的“植物性力量”能夠走進每一位教師的內(nèi)心,那一定是件極其美好的事情。

于是,學校陸續(xù)設立了分享研究的“樹人講壇”,共學共創(chuàng)的“樹人校刊”,以及結(jié)伴成長的“敩學書院”,這一切仿佛都在不斷提醒教師要像樹一樣向下扎根、向上生長。從高時蘭老師的“高質(zhì)量的秘密”到徐玲老師的“我和我的小草原”,再到黃榮老師的“母獅子的部落”,如今“樹人講壇”已悄悄走過21期,“樹人??笨l(fā)的教師原創(chuàng)文章已過百篇,敩學書院組織的“100個真問題”研究也已進入第三個年頭,數(shù)十位教師在這里實現(xiàn)了二次生長。

櫸樹有四季,人的心靈也有四季。在大家心中,這棵樹或許早已不再只是一棵樹,而是學校精神和文化的象征,是生命的一部分。

長出“學園三寶”

如何才能讓學校文化和班級文化實現(xiàn)貫通,更好地實現(xiàn)以文化人,這是每一所學校都要直面的真實挑戰(zhàn),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突破的瓶頸。

我們又想到了這棵樹。能否把這棵樹也“種”進每個班級,“種”在每個學生的心田呢?

一個溫暖明媚的午后,幾朵白云飄過,陽光透過樹葉,光斑灑在櫸園平臺上,我心想,這不正是記憶中童年的樣子嗎?是啊,葉子、云朵和大樹,不僅是童年的主題,更是兒童最好的伙伴。

就這樣,“學園葉”“習慣云”和“讀書樹”化身“學園三寶”,走進了每一個班級。學校29個班就如同29片葉子,每一片都不一樣,師生共創(chuàng)的“學園葉”作為班級Logo,凝聚著班級所有人的共識,讓班級從此有了“神”。掛在班級空中的“習慣云”,時刻提醒大家低頭見自己,抬頭看他人,養(yǎng)成好習慣永遠在路上。而櫸樹則化身為一棵又一棵“讀書樹”,“種”進了29間教室,“做小學生,是一陣子的事;讀書,是一輩子的事。在臨二小,讀書樹陪伴我們成長,我們和翩翩落葉為伴,樹上的枝丫帶我們望到更遠的地方……”從學生的文字里,我知道這棵樹在他們的心田已經(jīng)深深扎下了根。

從看見一棵樹出發(fā),老學校已經(jīng)重新煥發(fā)新活力,而這棵樹的故事才剛剛開始……

(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臨泉路第二小學校長)

《中國教師報》2023年07月05日第11版

作者:丁元春


研究院微信公眾號:jwjyyjy  微信咨詢:1473078166   項目在線咨詢

郵箱:jwtedu@163.com 咨詢直線:13910032880

敬文研究院網(wǎng)站:www.traveldateme.com

二維碼.gif


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微信公眾號

網(wǎng)站01.jpg

饶平县| 中西区| 周口市| 天柱县| 泗洪县| 阳江市| 石狮市| 赫章县| 册亨县| 乌海市| 松原市| 阿尔山市| 青浦区| 房产| 米脂县| 额济纳旗| 富宁县| 平遥县| 和林格尔县| 仁布县| 靖边县| 汾西县| 孝昌县| 上饶市| 贵德县| 安吉县| 凌云县| 柞水县| 弋阳县| 开封县| 长垣县| 府谷县| 虎林市| 从化市| 翁源县| 香格里拉县| 九龙城区| 镇原县| 宜章县| 闽侯县| 内丘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