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
我的資料
   
查看手機網站
其他賬號登錄: 注冊 登錄
      學校文化設計圖書專題

抓住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增長點

 二維碼
發(fā)表時間:2021-09-10 21:50

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是近年來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議題。當前學校文化建設步入新階段,在總結前期成果的基礎上,學校文化建設應該堅守怎樣的價值?有哪些現(xiàn)實經驗可資借鑒?

一、學校文化建設應堅守的基本價值

(一)學校文化建設應關注人道、民主、理性

褚宏啟在《以現(xiàn)代文化滋養(yǎng)師生心靈》一文中認為:

學校文化建設需要以現(xiàn)代文化即現(xiàn)代價值觀來滋養(yǎng)師生心靈,來滌蕩陳腐的文化或價值觀,同時可從三方面檢視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領域與實際效果。一是人道精神,其精髓是堅持“人是目的,不是手段”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二是理性精神,其本質是合理性,是實事求是、尊重規(guī)律。三是民主精神,尊重師生與家長的知情權、表達權、參與權、監(jiān)督權等。

(二)學校文化建設要有尺度、溫度、厚度、高度

吳希福在《建設熱氣騰騰的學校文化》一文中提出:

每一所學校都應該在融匯歷史傳統(tǒng)、當下實踐與未來發(fā)展的基礎上,鍛造熱氣騰騰的學校文化。這樣的學校文化應具有四個特征。一是有“尺度”,二是有“溫度”,三是有“厚度”,四是有“高度”。學校辦學要有放眼全球的愿景規(guī)劃,能夠真實回應萬千家庭的希望、各級政府的重托和社會各界的關注。

二、開創(chuàng)學校文化建設的多元路徑

張東嬌在《當前學校文化建設和研究的三個長進點》中的觀點是:

學校文化建設是由其建設目的、價值取向、途徑和方法構成的組合拳,是以學校文化為抓手、優(yōu)化配置學校文化要素、全面驅動學校系統(tǒng)思考和整體改進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。當前學校文化建設研究和實踐需抓住三個長進點,一是正視學校文化定位中的“概念叢林”現(xiàn)象,尋求適合學校自身的文化定位表述方式;二是推進學校文化評估工具的精準匹配,完善中國學校改進模型;三是深耕助力學校文化建設實踐深化的“漁魚計劃”,有效踐行“六項工作制度”和“五步工作法”等。

(一)有效引入地方美育資源

施久銘在《保留“故鄉(xiāng)的印記”:讓地方美育資源融入學校課程》一文中指出:

新時代的學校美育工作需要立足腳下的土地,有效挖掘地方美育資源,使每個學生都通過美育的熏陶帶上“故鄉(xiāng)的印記”和強烈的文化自信。學校在挖掘利用地方美育資源的過程中,要在回應鄉(xiāng)愁中堅定文化自信,要借助課程化設計將地方美育資源轉化為學生共同的文化記憶,要通過提升教師素養(yǎng),讓美育資源的開發(fā)既立足本土又融匯世界元素。

(二)注重打造良好育人環(huán)境

成尚榮在《不讓孩子輸在環(huán)境上》一文中提到:

人與環(huán)境的互動,是人在環(huán)境里探究、體驗、感悟,讓心靈受到滋養(yǎng)的過程。我們不是環(huán)境決定論者,但深信環(huán)境的文化性、情境性、生成性必定會轉化為教育的資源,讓學生成為環(huán)境里最有創(chuàng)造性的生命體,更會用自己的雙手去創(chuàng)造環(huán)境。

三、學校文化建設需堅持的基本原則

王淑清在《學校文化建設應有的堅持》一文中認為:

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是近年來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議題,很多學校都進行了相關探索,筆者也了解過許多學校的文化建設情況。在筆者看來,要想做好這項工作,需要堅持以下幾個基本遵循。

(一)堅持人本性,忌背離人道

好的學校文化一定是聚焦于師生的生命成長,以促進師生發(fā)展為旨歸,這應該是學校的基本價值遵循。移動互聯(lián)時代,很多教育現(xiàn)象和問題一旦發(fā)生,就可能被迅速報道、圍觀甚至放大,其中有些現(xiàn)象不得不引發(fā)我們的思考。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為例,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訓“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,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”令人動容;反觀一些學校,赫然貼出的“提高一分、干掉千人”等高考標語則令人側目。我們的教育究竟應該培養(yǎng)什么樣的人,學校文化在其中起到怎樣的助推作用?這值得每位教育者深思。

(二)堅持科學性,忌盲目選擇

這里僅就學校文化建設的內容而言。學校文化建設在內容選擇上不能想當然,而是要符合國家教育方針和學生成長規(guī)律。如近年來,一些學校在文化建設中大力汲取地方文化元素,甚至將一些宗族文化、宗教文化等納入學校文化范疇,對此我們要審慎對待。任何文化的誕生都依附于一定的歷史背景,既有其先進性也有其局限性,有些放在以前適合,現(xiàn)在則未必,有些備受民眾推崇,卻不一定適合進入校園。為此,學校在選擇地方文化元素進校園時,一定要慎思明辨、去偽存真,這樣的學校文化才能經得起推敲質疑和時代檢驗。

(三)堅持群眾性,忌獨斷專行

在開展學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,學校要堅持“從群眾中來、到群眾中去”的路線,經歷凝民心、聚民智的過程,把學校文化建設從校長和領導班子重視的事變成全校教職員工、家庭社區(qū)甚至是社會各界都樂于關心和參與的事。只有大家在前期達成共識,后期才能更好地共事。

(四)堅持實踐性,忌知行脫節(jié)

在學校文化建設中,要警惕“文化文化,墻上一掛”的現(xiàn)象。學校文化建設既是形而上的,也應該是接地氣的;既要有在云端的吟唱,也要浸潤泥土的芳香。要想真正使學校文化深入人心,就不能僅僅停留于理念層面的闡述、物質環(huán)境的營造、制度文件的出臺,而要把它變成全體教職員工的實踐行動。亞里士多德說:“我們通過做公正的事成為公正的人,通過節(jié)制成為節(jié)制的人,通過做事勇敢成為勇敢的人?!睂W校文化建設亦同理。要想讓學校文化建設從理論走向實踐可以有很多探索空間,既可以是設計階段校內全體人員的廣泛參與、頭腦風暴,也可以是傳播階段校內的講故事、樹先進、挖典型等。

(五)堅持適用性,忌好高騖遠

我國目前有中小學(幼兒園)51萬多所,其中既有城區(qū)校也有鄉(xiāng)村校,既有新建校也有百年校,既有優(yōu)質校也有普通校,既有“航母?!币灿小奥槿感!?,他們各自的發(fā)展歷史和現(xiàn)實問題各不相同,也并非都能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獲得來自專家和社會力量的支持。為此,學校要本著務實精神,將學校文化建設根植于校情,堅持適合的就是最好的;同時邊做邊完善,不追求一步到位。雖然有些學校文化的誕生過程是“草根”式的,內容聽起來也沒有那么“高大上”,但它能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,同樣值得我們尊重和借鑒。

(六)堅持延續(xù)性,忌反復折騰

現(xiàn)實中有這樣一種說法:不要讓學校文化變成校長文化。學校文化作為學校發(fā)展的定盤星,不能因為校長的更換而頻繁推倒重來,否則不僅會傷害師生的心,更不利于學校的穩(wěn)定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比起工作的忙碌,教師們更難接受的是學校文化游移不定帶來的盲目和茫然。因此校長在組織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時,一定要保持教育初心,要平衡好個人業(yè)績和學校發(fā)展之間的關系,要力求在保持穩(wěn)定的基礎上尋求超越,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(chuàng)新。

(摘自2021年8月《中小學管理》公眾號)


研究院微信公眾號:jwjyyjy  微信咨詢:1473078166   項目在線咨詢

郵箱:jwtedu@163.com 咨詢直線:13910032880

敬文研究院網站:www.traveldateme.com

二維碼.gif


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微信公眾號

網站01.jpg

启东市| 西畴县| 福安市| 东光县| 日喀则市| 安图县| 光山县| 和龙市| 嫩江县| 桦川县| 桐柏县| 马关县| 彝良县| 那坡县| 黄平县| 梧州市| 乐安县| 离岛区| 青田县| 台中市| 牟定县| 四会市| 大渡口区| 正安县| 赫章县| 石门县| 都昌县| 万年县| 平潭县| 吉林市| 朝阳市| 绵竹市| 长海县| 东丰县| 温泉县| 赞皇县| 丰城市| 余姚市| 平舆县| 虞城县| 兴安盟|